海南風機海洋正在成為中國風電產業新的“角斗場”。近日舉辦的第四屆“全球海上風電峰會”上,業內人士一致認為,隨著棄風率的不斷下降和風電技術的進步,中國風電行業在經歷兩年多的低谷后即將迎來行業拐點,而海上風電將成為行業增速企穩回升的主要動能,海上風電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大容量風機的普及。
行業將持續維持高景氣
1986年我國第一臺55千瓦風電機組在山東榮成并網發電,標志著我國大型風電開始起步。30多年來,我國風電創造了“中國速度”,風電生產、裝機規模均達到世界第一。盡管如此,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僅有10年歷史,且至今沒有真正完成規?;l展,和陸上風電差距甚大。不過這種局面將很快發生改變。
6月10日,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首次發布了《綠色發展行動計劃》,明確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產業開發等新能源新業務。5月19日,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投入1600億元打造華能江蘇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,建設研發、制造、施工、運維一體化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。而在更早前,三峽集團、國家能源集團、中廣核、國家電投等央企都加大了海上風電的布局力度。
與陸上風電比,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、發電利用小時數較高、不占用土地資源、靠近用電負荷中心等特點,是新能源發展的前沿領域?!爸袊I巷L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?!苯痫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曹志剛說,中國能源結構轉型對可再生能源有著迫切的增長需求,目前風電僅占全國發電總量5.2%,這將促進海上風電規?;掷m發展。同時,得益于大型風電設備產業化,海上安裝工藝、海上輸變電技術能力以及海上風電智能運維服務能力的提升,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有了重要保障。
英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海上風電國家,英國國際貿易部駐中國能源商務參贊馬修賢透露,“2018年海上風電占英國發電量的8%,根據規劃,到2030年這個比例將達到30%?!?/span>
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前我國海上風電建設極有可能形成一波“小高潮”。5月24日,國家發改委發布《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》,對于2018年底前已核準海上風電項目,必須在2021年底之前建成并網,方可拿到0.85元/千瓦時的上網電價。而2018年各省搶核準,其中,2018年底江蘇省一次性批復24個共計6.7吉瓦的海上風電項目,廣東、福建、浙江等省份的核準總量近20吉瓦。政策的出臺無疑將大大推動這些項目的建設進度,行業將持續維持高景氣。
“中國海上風電項目市場前景非常大,未來幾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?!迸餐秃I巷L電資源項目副總裁贊斯塔德說。
母港建設至關重要
當前,全球海上風電進入快速發展期,而中國海上風電仍處于初期階段,大型化風機、小批量并網僅僅只有幾年時間,隨著競爭加劇,可再生能源補貼的不斷退坡,在井噴的市場需求下,質量風險如何預防,如何實現高可靠性發電能力,如何快速降低度電成本,都是馬上要面臨的考驗。
與陸上風電不同,港口在海上風電建設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作用,被譽為“海上風電之母”?!澳父蹖τ陲L電產業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?!北焙商m省投資開發局對外投資項目經理維姆表示,海上風電港口跟集裝箱港口很不一樣,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安裝,必須離風電場非常近,這樣才能夠提供效率很高的、經濟的服務。
以荷蘭埃姆斯哈文港口為例,該港口過去十年來是荷蘭海上風電重要的組裝和安裝基地,港口可達性、可觸及性非常強,靠近多個海上風電場,整個港口之間水運和陸運通暢。在設計上,航道和入口特別寬,可以讓風電設備順暢進入港內。在供應方面,港口擁有風電設備制造和測試場地,還有100多個不同的專業物流和服務公司,可幫助海上風電企業節約更多成本。此外,港口勞動力基礎也非常好,周邊城市有兩個大學,既可以解決勞動力需求,也可以滿足高端研發人才需求。
反過來,海上風電產業對港口的升級同樣具有非常明顯的帶動和聚合效應。比如,依托歐洲海上風電的快速發展,丹麥埃斯比約港實現了從以油氣業務為主向海上風電母港的升級,海上風電業務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,占比近40%。該港已經形成完整的海上風電產業鏈,擁有專業化的設施和寬敞的運輸區域,可以為周邊上千公里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提供安裝運輸、運維服務支持。當地制造的海上風電設備能夠輻射歐洲,乃至全球市場。
隨著風電場規模不斷變大,離岸距離越來越遠,對港口的建設也提出了新的挑戰?!艾F在的運輸船和海上風機越來越大,基礎架構形式也在變化,出現了漂浮式風機。我們的港口建設必須跟整個產業聯系得更緊密,才能確保今天的設計滿足明天的需求?!钡渹愒G港管理公司首席商務官克爾凱郭爾說。
風機容量需因地制宜
“旱鴨子下?!?,陸地風機海上裝,這是海上風電早期發展的真實寫照。這也導致在2017年之前,全球海上風電單機裝機平均功率在5兆瓦以下,但是從2017年開始,歐洲單機裝機功率不斷提升,達到5兆瓦以上,2018年歐洲平均裝機功率已經高達7兆瓦。據全球風能理事會(GWEC)預測,到2020年歐洲平均單機裝機功率將達到8兆瓦。大兆瓦風機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發展趨勢。
“大兆瓦風機商業化運營對于降低海上風電度電成本意義重大?!比蝻L能理事會專家趙峰說,隨著風機單機容量的提升,過去6年,海上風機度電成本下降了一半。他表示,風機功率提升、葉片直徑擴大后,年發電量也隨之增加。今年1月西門子歌美颯推出10兆瓦風機后比較發現,其發電量比8兆瓦風機提升了30%。
除了發電量的提升,大功率風機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,在同樣的裝機規模下,單機功率越大,所需安裝的風機臺數越少,帶來的是成本的降低。比如,海上風電運維占到整個項目生命周期成本25%至30%,風電場風機臺數越少運維成本越低。
正是看中了大功率風機的優勢,國內風電廠商紛紛緊跟市場潮流,陸續推出大兆瓦風機。根據中國風資源條件,明陽風電規劃了5.5兆瓦、6兆瓦、7兆瓦、8兆瓦的海上風機,目前正在策劃研究10兆瓦以上的海上風電;金風科技研發的8兆瓦風機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下線;上海電氣已在批量銷售7兆瓦風機,今年年底還將推出首臺8兆瓦樣機。
需要警惕的是,海上風機的功率并不是越大越好?!帮L機單機容量必須根據風資源條件、施工工藝條件決定?!泵麝栔腔勰茉醇瘓F股份公司總工程師賀小兵表示,歐洲海域風資源條件好,所以可以把單機容量做大,且能較好控制大兆瓦風機的基建成本。中國海岸線長,各個區域風資源不一樣,比如廣東、福建雖然都有臺風,但是兩個區域資源條件卻不一樣,按照目前自然條件,廣東海域低風速又有臺風影響下,5.5兆瓦、7兆瓦級別是單機容量上最經濟的選擇。福建海域因為風速較高,可以建設10兆瓦級別的大容量機組,大兆瓦是這塊海域今后的發展方向。
除了風資源,在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看來,成熟的供應鏈也是決定風機大小的關鍵因素?!澳壳皣鴥戎辽儆?家以上的企業可以設計出海上大風機,但是設計完后能不能交付,能否經受海上嚴峻環境的考驗,這都是問題。如果處理不好,盲目上馬大風機反而會增加度電成本,甚至威脅整個風電場安全?!碧飸c軍說。